阅读历史 |

赵熹·花下少年应笑我6(2 / 4)

加入书签

祸福总是相伴同行,也许又是这种身体带来的馈赠。

康王府的校场很大,机关运行着移动的靶子,赵熹在射这种活靶的时候眼睛都不会乱一下,要射哪一个靶就射哪一个靶,从不改变主意。

赵炳和赵烁站在廊下看他凝神射箭,赵炳开玩笑道:“小九可以给爹爹去当侍卫,一只眼睛睡觉,一只眼睛站岗。”

赵熹没理会他,而是弯弓搭箭,瞄准松弦,箭矢携风声而去,正中红心,箭尾不断晃动,足可见一箭的力气之大。

赵炳喝了一声彩:“好!”

赵熹把箭放下,像自慰成功那样长呼出一口气,内心得意美满,又接过侍从手上的水咕咚咕咚灌了两口:“五哥来不来?”

赵烁揶揄道:“别看他长得人高马大,只能开一石二斗,拉不开你那弓。”

赵炳顿时要跳起来:“一石二斗也很厉害了,三哥还不如我呢,他都敢……”

赵熹坐在廊下栏杆上,三个人头碰头开会,俨然一个碎嘴的小群体。

“你说老大能开几力的弓?”

“不知道啊,谁和他一块儿练过箭?他瘦的和竹竿似的,应该不怎么行吧?”

“那小九也瘦啊,不照样比你厉害,你再吃就压垮床了!”

“反正我不知道,你问老三去,老三和他年纪近,铁定知道。”

“还问三哥,你怎么不问爹爹去!”

“你去啊!你进宫呗,问爹爹说:爹爹,大哥能开几力弓啊?爹爹没准会说:啊呀,大哥还会拉弓啊!”

“哈哈哈哈……”

“我不知道他会不会拉弓,但他肯定会抓鱼,我有一次去东宫正巧看他给鱼缸换水来着,那两条灰鲫鱼尾巴上的水全甩他脸上了。他看见我来都愣了!”

赵熹笑得乐不可支:“那他应该挺厉害的,抓鱼抓的准,射箭估计也不会差,照我说,叫他和三哥比试比试,谁赢了,谁去燕云挂帅,免得王甫和李邦彦在那打成狗脑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夺嫡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赵煊、赵焕两个人年龄相近,小时候比学习比才艺比谁对爹贴心,结婚了以后就是开始比媳妇比孩子比能力,结果皇帝给了个大乌龙,这一对兄弟娶了朱家的双胞胎姐妹,媳妇是没法比了,比孩子吧!

赵焕比赵煊小一岁,娶妻子也得在他后面,然而他就是不认输,生不出嫡长孙生个庶的也好,于是勤奋努力加紧耕耘,结果还是被赵煊抢先了,金光闪闪的嫡长孙,开国以来前所未有。

这个事情再次证明了一点,如果按正常程序走,赵焕一辈子也打不过赵煊,哪怕皇帝偏心他也不成,废太子可是要挨骂的,太子是儿子,儿子不好老子也有责任,李世民废了太子自己还去太庙里告罪呢,当今皇帝一生都过得顺风顺水,决不许自己有这样污点。

可赵焕早把哥哥得罪狠了,夺嫡已经开始,万万没有中途跳车的道理。

为今之计,只有让皇帝狠下决心,容忍这个污点。古话说得好:瑕不掩瑜,废太子的瑕不算什么,赵焕给他爹找点“瑜”就成。

譬如,收复燕云。

皇帝的心腹宦官童道夫已经出征,宋金两国合攻辽国,这事简直是十拿九稳,事成之后,燕云十六州归宋朝,而宋朝每年给辽国的岁币给金国。

收复燕云十六州是赵宋皇帝的心愿,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臣子封王,那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皇子呢?反正太子肯定去不了,要是真给他收复了,皇帝自己上吊给他让位得了!

赵焕,倒还有一些希望。

赵焕想要建立不世之功,赵煊那边也不是傻子,大臣们要么主和,要么大喊:国朝以来还没有皇子领兵的呢,嘉王不要太过分,干脆官家亲征吧,皇太子监国!

皇帝本人穿一件青色的珍珠战袍出去阅兵,然而亲征一事就算了,赵熹揭秘:“上次我和爹爹去艮岳,结果走迷路了,他还以为我没看出来。我看他分不太清东西南北。”

赵烁维护父亲:“爹爹日理万机,想的都是国家大事,分得清东西南北干什么?”

赵炳不怀好意:“我分得清东西南北,我要去打燕云!”

剩下二人齐声道:“好啊,你也想夺嫡!”

三个人一阵嘻嘻哈哈地笑,笑了半天,赵炳总结道:“都是儿子多惹的事!我看匀一匀,叫咱们三哥给仁宗皇帝做儿子去,大家都有官家做,那真是其乐融融。”

有宋以来,除了他们的父亲以外,大部分皇帝子嗣稀少,仁宗、哲宗都没有活到成年的儿子,赵烁看他这论调,立刻对赵熹糗他道:“你可别听他在那‘儿子多了不好’,我家的昨天回来已和我说了——”

他话还没说完,就有肃王府的随从一路连奔带跑地过来,满脸喜色:“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刚才医官来看过,夫人有喜了!”

赵炳轰的一下跑了出去,又“轰”一下跑了回来,把赵烁、赵熹的手拉起来往外跑,边跑边喊道:“我要做爹爹啦!”

那天赵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