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八十六章重庆之行(3 / 4)

加入书签

的原始热带雨林所吞没。几个精锐军等撤退回国后只剩下一个空架子。特别是精锐的第5军,装备人员损失惨重,直到抗战结束后也没有彻底恢复过元气来。刘家辉指着地图道:“对于英国人来说,缅甸在他们的心中远不及印度重要。印度被他们称之为赢王皇冠上最闪亮的一颗宝石,仅仅凭借这一句话就证明印度对英国的重要性。英国人宁可放弃缅甸也要保证印度绝对安全。出于稳定其殖民统治的需要,英国人对我们的防备不比对日本人的防范少到那里去,即便是要求我军进入缅甸作战,也不会提供什么帮助的。到是很有可能利用我军作为肉盾掩护他们有机会将在缅甸主要兵力收缩回防印度并利用我军大幅度削弱日军的攻击力,以减轻他们防守印度的压力。所以我们必须尽早做好应付一切突仿件的准备。”说到这里刘家辉看了看最高当局紧绷的脸色小心的道:”因此校长我建议我们立即派出精干力量潜入缅甸,在缅甸众多华侨的帮助下,秘密绘制详细的缅甸地图和摸清缅甸的地形。特别是我们的后路上的地形,那里可以迂回,那里适合坦克作战。这是关键问题,关系到一旦我军出兵后大军在战局失利的时候能否安全撤回国内的问题。学生汇报完毕。缅甸现在是我军的生命线,缅甸的安全与否是关系到我军能否坚持对日作战的大事,请校长和辞公多加考虑。”说到这里刘家辉放下手中的指挥棒立正敬礼道。“好好不错。”最高当局拍了两下手满意的道:“仲德你对国际形式分析的很精彩也很透彻很有见解。不过你这次的声明的确有些莽撞了,弄的中央有些被动。不过年轻人吗就是要有这样的血性。这次中央就不追究你的责任了,下次你如果有什么想法好多和中央沟通吗。如果不方便和我说,也可以找辞修吗。不过你这个声明你认为中央怎么做合适一些?”刘家辉早在要发出这个声明的时候就已经和许洪亮就中央的追查商量好了应对的办法,听最高当局这么一说刘家辉忙立正道:“感谢校长的宽容。我想对于我这个声明中央有两种选择,一是在发表文告支持这个声明之后,正式宣布对日宣战。这样可以大大的鼓励全民追随校长抗战到底的意志。第二条就是可以将学生这个声明与民国二十六年您发表的那个抗战到底的声明相对照,用您的那篇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斗志的声明来解释学生的这个声明。”说到这里刘家辉不忘小拍了最高当局的一记马屁。最高当局何等人物,刘家辉一说他就明白了。刘家辉那个宣言虽然在言语上有些过激,但是在内容上并没有超过他在民国二十六年的那篇文告。听完刘家辉的想法最高当局满意的点点头道:“不错,你的第二个想法和畏垒先生的想法差不多。好了你回去休息吧,这次先给你一个警告的处分,记得下回做事情不要这么冲动了。你要多体谅中央的难处。“刘家辉连忙点头道:‘学生谨记校长的教诲,以后凡事一定要多考虑。”最高当局听完刘家辉的保证好满意的点点头道:“你这次来重庆先不要急着回去。你提的那些建议中央还要研究,还要提供一些建议。”“是,学生保证随时听从校长的安排。”刘家辉连忙道。“校长”刘家辉突然开口道。最高当局一听道:“哦仲德你还有什么事情吗。”“没有了,请校长您多保重。”想到现在距离历史上发生的皖南事变没有多少时间的刘家辉本想劝柬最高当局不要去做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但是话到嘴边后,又硬生生的按了下来。首先最高当局针对皖南的部署是秘密进行的,动用的部队都是三战区的。他刘家辉在九战区是怎么知道的。除非他和新四军仍然有联系。一旦最高当局有了这个看法,以前就有通共老底子的刘家辉恐怕再想回衡阳就很难了能在重庆当一个闲职就已经不错了,而且刚刚组建的28集团军非得被拆散不可。其次以最高当局固执的性格一旦下定决心,绝对不会更改的。特别是在对付的事情上,最高当局是绝对不会允许有人有反对意见的。尽管刘家辉从内心中不希望看到在外敌没退的情况下出现兄弟相歼的情况,但是话到嘴边还是咽下了。出了最高当局的办公地点的刘家辉才知道让最高当局龙颜大悦的原因。原来在刘家辉到来之前,美国驻中国大使刚刚拜会过最高当局,虽然由于做翻译的是夫人,外界对这次历时一个多小时的长谈的内容不为所知,但是从今天最高当局的表情来看,想来应该是什么好消息。恐怕这才是最高当局对这次犯了大忌的刘家辉的处理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原因。既然最高当局一言九鼎的话已经出口,刘家辉只能奈着性子在重庆住下来。好在父母都在重庆,他到不是没有地方可去。至于部队那里有许洪亮坐镇,他倒不怎么太担心。况且在临来的时候因为飞机上比较宽敞,他就随身携带了一部大功率电台,可以随时保持和部队的联系。这次是刘家辉前后两世加一起第二次来重庆,这次来重庆在精神上和心情上与上次是没有办法相比的,受到的待遇也天差地别。这次捅了不小篓子却只给了一个不痛不痒的警告处分的刘家辉现在的心情上无论如何也比上次囚徒一般的困境要好的多。上次刘家辉虽然逛遍了重庆周围,但是只是故做轻松的心态并没有让他真正领略到这座战时陪都的繁华。这次刘家辉才真正领略到了陪都这个大后方中心的灯红酒绿的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