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离婚冲动期 第24节(3 / 3)

加入书签

这么算来,我们也间接算熟人!”周格说笑着,找共同点,共同认识的人,就是信任的基础。

在座的,大家都笑了笑,但零星的几声,更显的气氛不好。还好是在饭桌上,这种时候可以夹菜喝汤,各自都有正经事儿干,马上就掩盖了笑话不好笑的尴尬。所以中国人谈事情,总说一起吃个饭,其实不是为了含蓄,主要是为了避免社恐。

周格最早动了自己开公司的念头时,也曾全面考虑过个人技能的优劣势,不擅长和陌生人沟通,但增值盈利不可能都从既有朋友圈子里来,拓展新客户的能力,关系到公司业务的长足发展。她在这点上也犹豫过,后来,远映的加入,让她打消了疑虑。远映说:“天下还有为你量身定做的买卖呢?什么擅长不擅长,做着做着就擅长了,一点儿不做永远不擅长。”

周格开车回厦门时,心里沮丧,她是努力做着呢,也还是不擅长,谁说努力就能成事的!她打电话给远映:“映姐,我刚刚跑了一趟泉州,不行,认识的人太少了!”

“你去泉州,你不是崴了脚了么?好了?”远映在电话里脱口而出。

周格的注意力聚焦在泉州行上,没在意映姐怎么知道她扭伤的事,她还从没跟她说过呢。“我好差不多了,而且我是左脚,不影响开车。我差不多一个小时之后到公司,你在不在?咱们商量商量,接下来怎么办?没有业务,不进则退啊!”

“我刚到公司,那等你回来。同安的工业园区,我明天约了个朋友去会一会管理单位的刘处,他们在甄选企业服务公司名录,咱们如果能入选,就有政府背书,业务就好开展多了,简直事半功倍。”远映坐在办公室里,泡好了一壶茶。

“好,等我回公司,咱们见面说。”远映的话,让周格重新燃起了斗志,她一脚油门,伸出了翅膀。

然而,等真的到了公司,她们两颗头凑在一起,认真研究了半天,服务类企业名录甄选规则,首先在公司规模、营收和成功案例几条,就不符合要求。

周格背光坐着,低头沉默。

“没关系,标准嘛,就那么几条,写是这么写,究竟怎么才能入选,事在人为。”远映翘起脚来,“等我明天去跑一趟再说。”

周格点点头,她和管理单位打交道不多,从前在大厂时,也就仅限在政府项目申报事务上。“行,我明天约了鸣跃,去保税区,虽然都是中小企业,但咱们慢慢来吧,如果有合作,也是聊胜于无。”

“对,”远映今天化的妆淡,有点儿铅华褪尽的意味,“生意有高有低,急不来。”

这道理,周格懂,小本买卖,比不得电视剧里,女主角穿着光彩战衣,杀气腾腾去谈合同,永远胸有成竹算无遗策逢凶化吉所向披靡,最后总能满载而归,一千万的合同,只需要一个默契的眼神儿。

至今为止,她还没见过一千万的合同长什么样。

她回到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没有办公,体会着市场难做。

杨帆从上午开始,就陆续发木木开学典礼的照片给她,她没来得及一一看,粗粗浏览了一遍,有几张保存下来,存在电脑里,将来给孩子留著作纪念。

但没有回复杨帆,她一个字也没说。这时候,要她扮演知书达理,和风细雨的好太太,她实在演不出来。但话说回来,演得出来的那些,也不用骄傲,没什么高下之分,人生焦灼,没到这份上而已。

这天她回家很晚,远映先走,“小格,我去做个脸,明天要好好派上用场,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我约了宝龙那家。”她站在办公室门口,伸头说。

她摆摆手:“我不去了,我明天那几家,还不到我要做好了脸去的等级。”其实,她在做一份推广策划案,她们这行低调,很少广而告之,可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全媒体时代,应该尝试做做媒体渠道,让更多的人知道,才有更多的机会。

她一个人,一直做到深夜。晚上到家,木木已经睡了,没来得及和第一天上小学的儿子说说话,她在睡着的儿子床边,默不作声地坐了好一会儿。

夜灯幽暗,照得墙边小小一团光,她盯着看了许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