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1章 悬在头顶的利剑(1 / 2)

加入书签

5s资管公司刚成立时候,启动资金就多达一百亿人民币。

后来率先推广封闭式私募基金,从众多企业手上争取到不少闲置资金,苏老爹投资的美地集团,当时一下子掏出五亿人民币,只为支持苏业豪的生意。

这部分企业级客户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一百四十亿人民币。

除此之外,公募基金也从社会上募集到一百三十多亿人民币,虽然投资金额有多有少,但是内地人多,在不出意外的前提下,相信这部分资金的规模,很快就会超过企业级客户。

许多家银行都在代销5s资管公司旗下的基金产品,购买特别便利,基本上客户签署几份合同,钱就被划拨到5s资管的账户里,募集资金的规模仍在持续增加。

再加上从港城募集到的资金,管理的资产总规模超过四百六十亿人民币。

苏业豪统计完数据。

发现这部分资金里面,有大约一百六十亿人民币,以私募股权投资的形式投了出去。

格力、万科这两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让5s资管成为它们的大股东之一,这部分也属于私募股权投资的范畴。

在这一百六十亿人民币里面,又有54左右,属于5s资管公司的自有资金,也就是动用那一百亿启动资金去投资,剩下的大多则是企业级客户的钱,等于由苏业豪帮他们投资理财。

面向普通投资者的公募基金部分,大多拿去投资内地股,这部分的规模也有九十多亿人民币。

至于从港城募集到的资金,借助相对比较完善的投资渠道,分散投在内地、港城以及欧美。

苏业豪之所以觉得调整起来很麻烦,主要就是因为摊子铺大了,以5s资管公司的体量,很容易引起众多不必要的关注。

万一真因为减持的消息泄露,提前搞崩了内地股市,难免会拉一波仇恨值,被无数股民们记恨,就连5s资管公司的投资者们,多半也会怪他闲着没事瞎蹦跶。

因此,他把减持周期拉长到三十个交易日,也就是在一个半月内,把可流通的持仓份额降低至两到三成,假如可以甚至还能清仓一部分。

这些可流通的内地股票,分散在二十多家上市公司里,总价值大约为一百二十五亿人民币,等于每个交易日需要套现五亿人民币左右。

私募股权融资和定向增发的部分,短期内没办法交易,也没必要交易。

苏业豪的计划是先减持完这部分,等到市场稳定之后再入场。

哪怕禁售的股票亏损一部分,只要加仓规模足够多,收益率就会被平掉一部分,把账目做得漂亮点……

消息被局限在少数高管之间。

一连过去十五个交易日,总共二十天,危机才算勉强解除。

苏业豪的动静,终于引起有心人的关注。

证监会方面私下里派人问他,为什么大手笔套现六十亿人民币。

2001年的五月二十七号。

一位姓王的中年人,趁着跟港交所首席执行官郑勇文见面,把苏业豪也一起约了出来。

三人坐在郑勇文的办公室沙发上,姓王的这位解释说:

“苏总最近可太狠了,上证指数恐怕都因为你,下跌了二三十个点。有什么问题你可以直接跟我沟通,再这样卖下去,我怕我心脏受不了……是因为国有股减持的利空消息,对么?”

过来之前,苏业豪就接到了郑勇文的通风报信,提前得知会聊大手笔减持的事。

他持有的许多家公司,都是上证指数的成分股。

它们最近被大量卖单压着,指数能好看才奇怪,但是要说苏业豪减持七十亿人民币就有多大影响,倒也谈不上。

如果他真听信冯天才的“谗言”,站出来表示看衰内地股市的前景,那么跌幅大概率就不是二三十个点了,两三百点都有可能。

然而那样一来。

泡沫虽然会被压住,股民们却不会觉得苏业豪是在为他们好。

反倒觉得他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己捞了钱,却把别人踹进坑里,特别得罪人。

所以即使苏业豪真要解释自己套现的原因,也不会公开站出来亲自表态,换个不知名基金经理解释几句就差不多了。

证监会方面派人顺便问他,同样也是为了降低影响,避免再闹出幺蛾子。

闻言。

苏业豪澹定坐着,摇头说道:

“我觉得股市有泡沫,担心资产价值很可能下跌,这就是我选择持币观望的原因。你们放心,钱还会回到市场里,但不是现在,作为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老板,我要对我的客户们负责,考虑到减轻对市场造成的冲击,我已经让我的人放缓减持速度,直到现在一切正常,不是吗?”

“……正常吗,明面上没什么,但私下里传疯了,很多人跟着你一起套现。”

“那不是我放出的消息,我持有巨额的禁售股,市场出问题对我没有任何好处。”

装模作样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